|
生物基TPU通过可再生原料替代石油基材料,结合3d打印高效成型特性,可实现碳减排50%的目标,具体路径如下: 原料端减碳生物基TPU以植物油、玉米淀粉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,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石油基TPU降低40%-60%。例如,采用蓖麻油合成的生物基TPU,每吨原料可减少2.5吨CO₂排放,同时原料生长过程中吸收大气CO₂形成碳汇,进一步抵消生产环节碳排放。 制造端增效3D打印“按需成型”特性减少材料浪费,传统注塑工艺材料利用率约60%-80%,而3D打印可提升至95%以上。结合生物基TPU低粘度特性,打印能耗降低20%-30%,如激光烧结工艺中,生物基TPU粉末熔融温度较石油基低15-20℃,显著减少能源消耗。 循环经济协同生物基TPU可生物降解或化学回收,形成闭环系统。例如,废弃打印件通过酶解回收单体,重新合成新材料,避免焚烧处理产生的碳排放。配合3D打印数字化设计,实现轻量化结构优化,如蜂窝状中空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少30%材料用量。 通过原料替代、制造增效、循环回收三阶段协同,生物基TPU在3D打印场景下可系统性实现碳减排50%,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,契合全球碳中和目标需求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