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比亚迪合作3d打印碳纤维电池支架减重25%
比亚迪与易生新材料合作,采用ePA-CF碳纤维增强尼龙材料,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电池支架减重25%。该材料添加20%碳纤维,强度、刚性、韧性显著提升,热变形温度达155℃,低收缩率确保打印件尺寸稳定,可替代传统金属部件。 技术突破与性能优势
ePA-CF材料通过3D打印工艺优化,实现层厚0.1mm、纤维含量≥35%的精密制造,确保部件强度与轻量化平衡。与传统钢制支架(约4.2kg)相比,3D打印支架仅重1.8kg,减重57%,直接提升新能源车续航——每减重100kg可增加6%-10%续航,整车减重200斤可多跑50公里。该技术还减少98.6%的零件数量与焊点,降低生产复杂度与成本,同时抗扭刚性提升30%,25%偏置碰撞变形量减少15%,安全性优于传统焊接工艺。 产业应用与环保价值
比亚迪将此技术应用于电池支架、热管理管路等关键部件,配合9000吨大压铸生产线,实现“减重+提效+降本”三重目标。例如,南宁比亚迪45GWh动力电池项目通过链式招商整合产业链,推动新能源产业垂直整合。材料方面,ePA-CF支持闭环回收,闭环回收率85%,契合绿色制造趋势;生物基TPU等材料的研发,进一步降低碳足迹。 未来展望
该技术标志着3D打印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,比亚迪通过自研模具与国产设备(如力劲9000吨压铸机),突破进口依赖,成本降低40%。未来,随着材料性能优化(如纳米陶瓷增强PLA)与多材料混合打印技术的发展,3D打印将在汽车轻量化、定制化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,推动新能源汽车向更高效、可持续方向发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