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杰呈 于 2025-9-13 16:16 编辑
间隙定义与功能影响
塑料件配合间隙指装配时两零件间的空隙尺寸,直接影响产品密封性、运动精度及噪音水平。例如,密封圈间隙过小易导致压缩变形失效,过大则引发泄漏;运动部件间隙需平衡摩擦阻力与热膨胀补偿需求。

关键影响因素分析
材料特性方面,结晶型塑料如POM收缩率高达2%-3%,需预估收缩量调整模具尺寸;非结晶型PC收缩率0.5%-0.7%,尺寸稳定性更佳。成型工艺中,注射压力、保压时间、冷却速率显著影响尺寸精度,模温控制不当易产生内应力导致变形。 设计优化策略
采用公差叠加分析确定合理间隙范围,如ISO 286标准规定孔轴配合公差等级。模具设计需结合模流分析软件,预测熔体流动路径与收缩分布,优化浇口位置与冷却系统布局。对于精密配合,可设计导向筋、定位柱等辅助结构,提升装配一致性。 工艺控制要点
注射成型时,分段保压工艺可减少缩痕缺陷;后处理如退火处理可消除内应力,稳定尺寸。装配环节推荐采用工装夹具引导装配,避免人工操作误差;对于高精度要求场景,可引入激光测量系统实时监控间隙值。 案例验证与效果
某汽车仪表板骨架项目通过优化模具冷却水道设计,将配合间隙公差从±0.3mm提升至±0.15mm,装配合格率提升40%。结合有限元热膨胀分析,预留0.2mm热补偿间隙,有效解决高温环境下异响问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