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封圈是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泄漏的关键元件,按材料与结构可分为以下主要类型,各具特定应用场景: 
1. O型圈(O-Ring)- 材料:丁腈橡胶(NBR)、氟橡胶(FKM)、硅胶等。
- 用途:广泛应用于液压/气动系统、管道接头及机械设备中,通过挤压变形填充密封间隙,适用于静态与低速动态密封,耐压范围达0-50MPa。
2. Y型圈(Y-Ring)- 材料:聚氨酯(PU)、氢化丁腈橡胶(HNBR)。
- 用途:活塞杆动态密封,唇口设计可刮除杂质并补偿磨损,适用于中高压液压系统(压力≤35MPa),如工程机械、农业机械。
3. U型圈(U-Cup)- 材料:聚四氟乙烯(PTFE)复合材料、丁腈橡胶。
- 用途:双向活塞密封,U型结构提供双向承压能力,常用于液压缸、气缸等往复运动场景,耐压性优于O型圈。
4. V型组合密封圈- 材料:丁腈橡胶+夹布织物。
- 用途:高压重载密封,通过多道V型唇口叠加实现分级减压,适用于大型液压机、矿山机械等极端工况(压力≤60MPa)。
5. 泛塞封(Spring-Energized Seal)- 材料:PTFE基体+不锈钢弹簧。
- 用途:高温高压化学介质密封,弹簧提供恒定接触压力,适用于半导体设备、航空航天等苛刻环境(温度-200℃至+300℃)。
6. 骨架油封(Rotary Shaft Seal)- 材料:丁腈橡胶+金属骨架。
- 用途:旋转轴动态密封,防止润滑油泄漏并阻隔外部灰尘,广泛应用于电机、减速机、汽车传动系统。
7. 膨胀密封圈(Swellable Seal)- 材料:亲水性橡胶或遇油膨胀材料。
- 用途:管道接头、隧道衬砌等场景,通过吸水或吸油膨胀填充缝隙,实现自紧密封,适用于地下工程防水。
选型原则:需综合考虑介质类型(油/水/气体)、压力、温度、运动方式(静态/动态)及成本,确保密封圈材料与工况兼容,避免化学腐蚀或物理失效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