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模具钢材的强度?
强度是模具钢材中一个很重要的工艺参数,在力学上,强度指的就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(永久变形和断裂)的能力。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模具钢材的强度?影响模具钢材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吗? 模具钢材的强度: 1、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,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载能力(即抵抗失效能力)的重要指标。模具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冲击、扭曲等载荷。尤其是随着高速冲压、高速精密锻造和液态成形等技术以及一次成形技术的发展,模具承受着更大的载荷。往往由于钢材的强度不够,造成型腔边缘或局部塌陷、崩刃或裂开等早期失效。因此模具在成形及热处理后应具有较高的强度,这是模具零部件首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。 2、反映冷作模具钢材的断裂抗力指标是温室下的抗拉强度、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等。冷作模具钢材的塑性变形抗力主要是指常温下的屈服强度。为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过量塑性变形而失效,模具材料的屈服前度必须大于模具的工作应力。 3、热作模具的工作对象是高温软化状态的坯料,故所受的工作应力要比冷作模具小得多。但热作模具与高温坯料接触的部分会受热而软化,因此模具的表面层需要有足够的高温强度,在工作温度下能保持模具形状和尺寸的稳定性。 当然,影响强度的因素很多,模具钢材的碳含量、晶粒大小、金相组织,碳化物的类型、形状、大小及分布,残留奥氏体量、内应力状态等都对强度有显著影响。但是,只要我们根据使用条件合理地选择模具材料的化学成分、组织状态和适当的热处理工艺,就能获得最佳的强度、硬度和韧性配合。 本文出处:http://www.jhz88.com/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