杰呈 发表于 2025-9-10 17:40:50

机械零件图上形位公差该怎么看懂

https://img2.baidu.com/it/u=2551946967,917668634&fm=253&fmt=auto&app=138&f=JPEG?w=800&h=1132

形位公差是机械零件图中定义几何要素形状与位置精度的核心指标,直接决定零件的装配性能与功能可靠性。掌握形位公差的解读方法,需从符号体系、基准体系、公差带特性三个维度系统分析。一、形位公差符号的识别与分类形位公差采用GB/T 1182-2018标准规定的14项基本符号,按功能分为三类:
[*]形状公差(无基准要求):
[*]直线度(─):控制直线要素的弯曲程度,如轴类零件的轴线直线度
[*]平面度(□):约束平面的凹凸偏差,典型应用如机床导轨面
[*]圆度(○):限制圆柱面或圆锥面的正截面圆度误差
[*]圆柱度(/○/):综合控制圆柱面的直径变化与轴线直线度

[*]位置公差(有基准要求):
[*]平行度(∥):约束要素相对基准的平行偏差,如齿轮轴与箱体孔的平行度
[*]垂直度(⊥):控制要素与基准的垂直关系,如法兰盘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
[*]同轴度(◎):保证圆柱要素轴线与基准轴线的重合度,典型于多级传动轴
[*]对称度(≡):约束要素相对基准的对称位置,如键槽对称度

[*]方向与跳动公差:
[*]倾斜度(∠):控制要素与基准的倾斜角度,如锥齿轮安装面
[*]圆跳动(→):限制要素绕基准轴线旋转时的径向/轴向跳动量
[*]全跳动(↗):综合约束旋转要素的径向与轴向综合跳动

二、基准体系的构建与解读形位公差需通过基准体系确定空间方位,基准标识需遵循以下规则:
[*]基准符号:由带方框的大写字母(A、B、C…)与粗短画线组成,如"A"表示第一基准
[*]基准顺序:多基准组合时,按公差框格中字母顺序确定优先级,如"⊥ A-B"表示先以A为第一基准,B为第二基准
[*]基准目标:对复杂曲面或非完整要素,需通过基准目标点(●)、线(─)或面(□)定位,如涡轮叶片榫头基准采用三个目标点定位
案例:某齿轮轴图样标注"⊥ A-B 0.02",表示轴端面相对A(轴颈轴线)、B(花键轴线)的垂直度公差为0.02mm,检测时需同时建立两基准轴线。三、公差带的形状与尺寸解析公差带是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,其形状与尺寸由公差值和修饰符号共同决定:
[*]公差带形状:
[*]直线度:两平行直线(间距为公差值t)
[*]平面度:两平行平面(间距t)
[*]圆度:两同心圆(半径差t)
[*]圆柱度:两同轴圆柱面(半径差t)
[*]位置度:球(空间要素)或圆柱(轴线要素)

[*]修饰符号:
[*]最大实体要求(M):公差带随实际尺寸变化浮动,如孔径Φ20±0.1的垂直度标注"⊥ A M 0.05",表示当孔径为Φ20.1时垂直度公差可放宽至0.06mm
[*]最小实体要求(L):公差带随实际尺寸减小而收缩
[*]包容要求(E):要求实际要素处处位于最大实体边界内

案例:某连杆孔标注"◎ A 0.03 M",表示孔轴线相对基准A的同轴度公差为0.03mm(最大实体状态下),当孔径从Φ50.1mm减小至Φ49.9mm时,同轴度公差可补偿至0.05mm。四、形位公差的检测与验证
[*]检测方法:
[*]直线度/平面度:采用指示表、激光干涉仪或三坐标测量机
[*]圆度/圆柱度:使用圆度仪或三坐标测量
[*]位置度:通过专用检具或三坐标测量机建立基准体系后检测
[*]跳动:利用百分表配合V型块或顶尖进行旋转检测

[*]合格判定:
[*]实际要素需完全包含于公差带内
[*]最大实体要求时,需验证体外作用尺寸是否满足边界条件
[*]复合公差需同时满足各单项公差要求

五、结论解读机械零件图形位公差需系统掌握符号体系、基准构建、公差带特性三大核心要素。通过结合标准规范(如GB/T 1182)与工程实践,可实现从图样标注到加工检测的全流程精准控制,为高端装备制造提供几何精度保障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机械零件图上形位公差该怎么看懂